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讲坛 > 彰显课堂教学的理性之美

彰显课堂教学的理性之美

2012年06月07日 00:00:00 访问量:163
    理性是人类的本性,理性的沉思能带给人们最大的幸福。“理性沉思”既是学生产生和维持高水平内在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,也是最强烈和最持久的“教学美感”。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沉醉于课堂的热闹和轻松,出现教学随意和思维肤浅等问题,不利于学生理性素养的培养和提升,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。教师可以从开放知识、探究学习、认同伦理等三方面来加强课堂教学的“理性”分量。
    亚里斯多德认为,理性是人类的本性,理性的沉思能带给人们最大的幸福。国内学者石中英教授也认为,理性是人的一个基本特征,人作为理性的存在,理性是人生的维他命,是健康人格的基础。其实,“理性沉思”既是学生产生和维持高水平内在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,也是最强烈和最持久的“教学美感”。然而,反观目前的课堂教学,由于对“愉快教学”、“民主教学”、“尊重教育”等理念的理解不到位,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沉醉于课堂的热闹和轻松,出现教学随意和思维肤浅等问题,不利于学生理性素养的培养和提升,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。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强课堂教学的理性分量。
    一、开放知识
    陈玉琨教授认为,“知识是人的理性之源,为善之本,然而,这个源并不必然成为流,这个本也不必然成为之树。其实,从知识开始进而发展到形成领会、运用、分析、综合和评价这样的高级智慧技能比掌握知识更为困难,也更为重要。”
    “用教材教,而不是教教材”、“教材是开放的,而不是封闭的”等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,然而这并未成为教师的共识。“批判性思考”是教学理性化的重要标识,而认识到人类知识,包括教材知识的“未完成性”是师生“批判性思考”的前提,也就是讲,教材提供的知识不能是“给定的”。因此,师生都要明确所有的知识都是需要不断发展、修正乃至批判的,而非绝对性和终极性。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三点,一是教师要积极引入和补充学科的前沿知识,二是要根据学科史来再现知识的发生、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揭示、形成过程,三是保护和鼓励学生“挑战”书本知识的勇气,宽容学生的异见和错误。
    二、探究学习
    为了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将教学活动看成是“一种纯粹的传递和掌握知识的过程”的偏见,新课程提出了“探究学习”的理念。然而,由于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于讲授和包办,探究式教学还停留在肤浅和形式主义层面上,例如过多运用陈述性提问、不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研讨、不管学生回答是否有理或正误都给予“廉价”表扬、用小组讨论代替探究活动、按照老师指定的方案去探究、缺乏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理性对话等等。
    钟启泉教授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“记忆型教学文化”,不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;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“思维性教学文化”,在这种文化中,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,而是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反思,迫使他们提出问题,探查假设,寻求合理性。所以,探究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动手,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,而关键是促进学生释放出内心的激情,自主地、积极地、创造性地发现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,在研究、剖析、比较、质疑、联想、猜测、碰撞中去获取新知,建构新的知识体系。
    三、认同伦理
    新课程强调民主,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长。然而,学生个体的自主性,应该是在理性主导下的自主性,而不是自我封闭、自我放纵、我行我素、缺乏责任心等非理性行为。所以,课堂教学过程中彰显“情感态度价值观”课程目标很重要,例如“应遵守必要的课堂教学秩序”、“尊重他人的利益和观点”、“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”、“成果的获得需要巨大的付出和艰辛的努力”等等。另外,教师是学生自我观察和自我设计的镜子,要培养或教化学生的理性,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富有理性判断和行动的良好榜样,如严谨教学、理性处理冲突和矛盾、正直诚实、包容大气、人格独立、善于思考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。只有师生共同认同新课程倡导的伦理价值,课改才能向纵深发展。
    总之,理想的教学,应该是合理化前提下的师生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理性探险活动。我们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的“理性”元素的分量,以推进新课程向纵深发展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培养创新型人才。  (作者■毛道生 单位: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)
    来源教育导报
编辑:本迪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小学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小学 版权所有
联系地址: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枣园中街21号
联系QQ:398006230 投稿邮箱:398006230@qq.com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